停留在的的喀喀湖的時間大約只有半天左右
今天的行程有點小趕,離開這裡之後我們就要搭午間的班機再飛回利馬
安第斯山脈縱貫秘魯南北,我們前幾天從亞馬遜雨林到庫斯科、普諾都是在東部高原區
而利馬跟接下來要去看的納斯卡線(Ica)則都在西部沿海區
從地圖上看起來似乎從普諾直接往左切是距離最近的一條路
但如果一樣靠著車輛行進,這紙間的距離居然還要開上16~20小時
我們沒那麼多時間耗在坐車上,便選擇最舒適便捷的方式
直接從忽利阿卡(Juliaca)搭國內班機到利馬,再從利馬開車到伊卡(Ica)
秘魯行政區域圖
這次來秘魯也破了Amber個人搭飛機的最高紀錄
本來,來一次南美洲就因為距離過於遙遠,國際航班要來回轉機4次
而這次在秘魯境內又搭了三次國內航班
連同看納斯卡線的小飛機,總共14天內就坐了8趟飛機......密集度實在驚人
當然,這也是因為秘魯的國土太遼闊了,整體加起來達到35.5個台灣之大
許多遠距離的移動都要靠飛機來解決
餐盒--秘魯版海南雞飯
同樣的,本次也創下我吃最多當地餐盒的紀錄(強調!這不是在抱怨)
為了最完美的調配時間,我們的搭機時間往往卡在午餐時段,而國內航班又不供餐
如果硬要把時間花在餐廳上,可能一整天的時間就只剩吃飯跟搭機了
So......這次總共吃了四次當地餐盒
兩次是在亞馬遜雨林的河道上,其中一餐是炒飯;另一個則是馬鈴薯泥
看太陽祭的時候,也因為卡下午祭典時間+塞車,中餐吃麵包餐盒
內容包含一個雜糧麵包、一個三明治、果汁還有一盒水果
今天則得到最後一個餐盒。我姑且稱它為--秘魯版海南雞飯,是此行心中排行榜第一名
大家可以參考上圖。餐盒份量依舊是「讓你吃很飽」的size。雖然,乍看是個普通保麗龍盒
但卻比一般便當盒還要大上三分之一,一隻ㄇ型大雞腿完美的塞進盒子中
很多人只吃下1/3~1/2就超級飽了(想不到我居然整盒吃光 ( º﹃º ))
我推薦它為第一名餐盒的原因是,炒飯不是醬油、蔬菜、肉塊炒出來的
它的佐醬是青醬,米飯嘗起來口感濕潤。不像是用炒的反而像是拌的
而雞腿的烹調手法既像油煎又像水煮,帶著淡淡的香料味,肉質滑溜又多汁
忽利阿卡街景
搭機--飛往利馬
歷經多天,我們再度回到了首都--利馬。算一算整個秘魯行也將近尾聲了
但距離晚餐前還空下一段時間
所以,導遊--Ema就帶我們去參觀利馬最大的市場,貼近當地人的生活
可惜這一份美意卻因為市場臨時休市而受挫。我們只能改到外環的部分繞一繞
利馬街景--巨大的招牌
利馬街景--巨大的招牌 2
幸好,還有碩果僅存的幾家小店仍在營業
導遊先向水果攤借了當地特產的水果來介紹。有許多都是台灣也有的品種
但有些卻是味道一樣,外觀卻差很多。譬如,釋迦
台灣的釋迦表皮是一顆一顆往外凸,秘魯的卻是摸起來光滑平整,只有一點淺綠的龜裂紋路
參觀當地市場
參觀水果攤
姑娘果
另外還有一個地方大不相同。那就是他們的蔬果size都比台灣大非常非常多
譬如,南瓜大到沒辦法像我們這樣一顆一顆賣,而是另外切片零售
也難怪童話故事會有灰姑娘坐南瓜馬車的描述。也許在歐洲真的會有巨無霸型的南瓜呢!
而碗豆剝開後,單顆也超過拇指大小......實在驚人
參觀室內市場
南瓜 vs. 馬鈴薯
超大碗豆
水果攤
水果攤 2
跟台灣有點類似的是,路旁也擺了許多攤販在賣小吃
我們總共參觀了兩家,其中一攤是賣牛奶粥。我記得這個我曾在旅遊節目上看過
裡面以熬煮的濃稠的甜牛奶為主
另外一家則是秘魯版的炸蔥油餅。只不過他們的餅中完全不加內餡,是空的
餅皮炸當相當酥脆,餅皮調味也是鹹中帶甜
有團員開玩笑說老闆應該來台灣進修。這樣就可以加蛋、加肉、加菜,多出好幾種變化了
牛奶粥
秘魯版蔥油餅
很有名的La Fiorentina Gelateria冰淇淋
今天晚上,很特別的我們是吃中式料理
猶記第一次出國到歐洲時,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匱乏感。每天都好想吃白米飯
(因為Amber是飯桶咩!)
隨著年齡漸長,到訪的地方越來越多。也就慢慢習慣了幾周內都以吃西式料理為主
難得這次能在秘魯吃到中菜,實在非常震驚。而且餐廳還是很local化的「富豪」
也深深感受到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如果未曾來過此處,怎麼能想像到距離我們如此遙遠的國度,居然住了這麼多的亞洲人
甚至連「炒飯」都非常有名呢!
導遊--Ema也說了,他很建議台灣的青年可以到秘魯來創業
因為這邊的環境純樸、民族性也較為溫馴,基本上有什麼創新的商品都能一家獨大
不像在台灣只要有人發明了新的東西,就會被一窩蜂跟上,導致產業曇花一現迅速沒落
利馬街景
名字很大氣的「富豪」
好笑的是,因為市場臨時休市的關係,我們提早很多到餐廳門口等候
是的!秘魯晚間的用餐時間也跟歐洲差不多,要到晚上7點才算開始
結果,我們一大夥人坐在門口,惹得還在準備的員工頻頻出來關切
最後居然還不到營業時間就放我們進去用餐。也是一種另類的包場了
這間富豪餐館其實也是台灣人開的,所以味道貼近我們孰悉的感覺
當然,如果要跟很道地的台灣菜或五星級餐廳比那是沒有點落差的
上菜的方式也是我們熟悉的十菜一湯。可惜我越到旅程尾聲越墮落
好幾張相片都拍的模模的,沒辦法放上來
只有放幾張具代表性的麻婆豆腐、豆豉排骨,以及大菜--清蒸鮑魚,給大家參考一下
麻婆豆腐
豆豉排骨
清蒸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