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4/5)

哈瓦那市(雪茄工廠→瞭望山莊→柯西瑪小漁村→Floridita→熱帶歌舞秀)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La Terraza             晚餐/當地料理

古巴的氣候跟台灣差不多,都是既溼又熱。我們四月份到那裡大概每天都是25~32℃

旅行社提供我們一日一瓶免費礦泉水飲用,飯店的備品也贈有一瓶

但1000ml的水還是不太夠我們喝,大家都直接購買1500ml的大瓶水來分裝

水本身不貴,以CUP購買應該很便宜。但換成CUC就要價USD$2~2.5元

Amber每天都要喝掉3000ml,以致於在古巴最大筆的花費居然都是在買水

也建議大家可以到飯店附設的有標價商店購買

不然,觀光區的小販開價起伏很大,我買了幾天最便宜就是在飯店裡的

 

五顏六色的房屋分外有異國風情

DSCN0578.JPG

第四天的行程也相當悠哉。第一站我們先來到雪茄工廠參觀

雪茄的主要生產國有巴西、古巴、多明尼加、宏都拉斯、印尼、墨西哥、尼加拉瓜......

這些國家之所以成為大宗出口地與菸草的種植息息相關

該國的氣候通常非常適合菸草生長,郊區及農田便有大量的菸草田

而古巴所製造出來的雪茄更普遍被世界公認為是極品

 

在台灣屬於高單價商品的雪茄,就當地而言不過是一種價格高一點的香菸

也因為是生產大國導致吸菸者比例非常高,幾乎達到人手一隻的程度

我們到哈瓦那後,我總覺得市區裡瀰漫著一股奇怪的味道

不能說是臭,就是一種苦苦澀澀的濃郁氣息

到了雪茄工廠參觀後,才發現那其實就是雪茄的味道

 

哈瓦那市區一景

DSCN0584.JPG

雪茄的歷史可以一路追朔到瑪雅文明年代

十世紀時,加勒比海與中美洲的原住民就已經非常風行吸食雪茄

後來,再由哥倫布帶回入歐洲,轉身一變成為貴族們表彰時尚、高貴的物品

 

捲製雪茄的工法以目前的技術是可以改用機械化大量生產的

但多數的製造商還是比較願意用原始的人工,以維護雪茄的地位與價位

 

哈瓦那市區一景 2

DSCN0605.JPG雪茄工廠的位置並不在市郊或工業區,它隱藏在哈瓦那其中一個住宅區裡

乍似公寓的大樓整棟都被改建成工廠,單看外表絕對無法辨識

目前古巴開放給觀光客參觀的工廠並不多,據說全國只有4間

我們去的這家裡頭約有800位員工,老手一天可以捲出80隻左右的雪茄

為了獎勵生產,工廠也允許員工可以依自己的產能拿走3~5隻雪茄

 

廠中相當維護商業機密,我們僅能用眼睛看,完全不允許拍照、攝影

開放進入的部門也相當有限,菸草搭配的種類跟儲存的地點自然無法洩漏

我們只能在導覽員的介紹+帶領下到捲菸葉的房間參觀

 

哈瓦那市區一景 3

DSCN0586.JPG

工廠的樣子絕對超出大家的想像,它一點都不現代化

長條型的房間排列著整整齊齊的座位

員工們坐在單人的小小木桌前(就是我們國小的那種桌子)賣力捲著菸草

 

製造雪茄的過程其實有點繁複,須要使用的工具也不少

但在看似乏味、制式的工作流程中,古巴人也能從其中找到小小樂趣

這裡不像資本主義的流線化工廠,分分秒秒皆是成本,每個人都只能埋頭狂做

我們從窗外窺探他們工作中的種種,有的帶著耳機在音樂的陪伴下輕快壓乾菸葉

有的則乾脆偷閒起來,抽幾口雪茄放鬆一下再繼續

 

Eric為我們講解海明威的故事

DSCN0613.JPG

Finga Vigía

image1190.JPG

在雪茄工廠大概消磨了1~2小時

下一站要到有點距離的海明威故居--Finga Vigía(瞭望山莊)

 

海明威(1899年~1961年)被譽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在1939年~1960年這21年間都定居在古巴,甚至稱呼自己為「普通的古巴人」

也是在古巴,他寫下了榮獲諾貝爾獎的代表作「老人與海」

不過,海明威的晚年卻過得並不如意,他苦於病痛且連續遭遇兩次飛機失事

導致左眼失明、左耳失聰、脊椎受傷,肝臟、脾臟和腎臟破裂,健康情形嚴重下降

最終,在62歲以獵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海明威

DSCN0647.JPG Finga Vigía 2 DSCN0617.JPG

海明威在古巴初期長期居住在兩世界飯店中

因為,他實在太喜歡古巴了

後期,就在市郊買了一間房子居住,就是我們今天來的「瞭望山莊」

 

這棟房子在海明威死後,變成一間收費博物館

我本來以為故居是免費開放,後來出了大門到外面的小攤去買明信片

想再進去時,就被旁邊角落坐的一個阿姨攔住

原來,她就是負責賣票、驗票的工作人員

也幸好早上只有我們一組亞洲觀光客,向她說明我們只是想在門口照幾張相

她就好心的又放我們進去了


Finga Vigía 3
DSCN0618.JPG

海明威的故居嚴格說來不是個豪宅

樓高僅僅一層,房間數量也不多,卻處處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尤其讓人非常吃驚的是,當年還有到非洲狩獵的習慣

海明屋一生中也曾前往非洲數次,並帶回無數的戰利品

這些動物標本現在全數裝飾在Finga Vigía中

龐大的數量讓講究愛護動物的我們看得目瞪口呆

 

比拉號(Pilar)

DSCN0643.JPG

除了主宅外,繼續往房屋後面走,還有一艘漁船--比拉號(Pilar)

它是海明威在柯西瑪小漁村出海捕魚用的船隻,也是小說「老人與海」的背景題材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海明威還曾將比拉號改裝為偵察船,在古巴近海搜索德軍的潛艇

當然......對於這點大家是抱著存疑的態度,小船跟潛艇的戰鬥力畢竟相差太遠

沒有聲納及其他工具輔助,應該也很難發現潛艇的存在

 

榨甘蔗汁的機器(調Mojito用)

DSCN0656.JPG

故居外的小商店

DSCN0657.JPG

午餐--La Terraza DSCN0697.JPGFinga Vigía就位在科西瑪小漁村(Poblado del Cojímar)旁

老實說,如果這裡沒有海明威的加持,不過就是個非常普通的小村落

那怕是逐漸開放的現在,到此一遊的觀光客依然不多

商業與觀光的氣息非常薄弱,La Terraza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一間酒吧

 

La Terraza

DSCN0694.JPG

每天都在音樂的陪伴下用餐

DSCN0675.JPG

小說--老人與海的主角

DSCN0664.JPG為什麼我們中午特別要到La Terraza用餐呢?

主要也是來趟「老人與海」的尋訪之旅,這個漁村也是海明威的寫作背景之一

他搭乘比拉號每天在此海釣,將這份優游在大海上的經驗化為小說內容

而La Terraza酒吧,據說就是海明威捕魚回航後與朋友們飲酒談天的地方

 

和Rossetti小姐一起出來,真是非常開心DSCN0663_mr1460860832417.jpg

 有人評價La Terraza又貴又難吃,但在這裡我卻吃到了超美味的海鮮燉飯

古巴的燉飯不像台灣認知的那樣,上面鋪滿許多各式各樣的海鮮

光看相片除了米粒之外,大概就剩下碎碎的魚肉跟蝦肉

但,大家看不到的是大量的海鮮都已經被熬煮+融化到高湯中

每一粒米都吸飽橘紅色的湯汁,吃起來比海鮮粥更加濃郁,每一口都挾帶著大海鮮味

 

海鮮燉飯
DSCN0684.JPG超苦的調酒

DSCN067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