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
塔普倫廟→塔瑪儂遺址→塔凱歐寺→班蒂喀黛→皇家浴池→荳蔻寺→小吳哥 |
早餐/飯店早餐 午餐/皇家索菲特飯店自助餐 晚餐/吳哥皇宮度假村豪華晚餐 |
第三天一早我們來到幾乎每個觀光客必訪的--塔普倫廟(Taprohm Temple)
它一樣是Jayavarman VII時期的代表建築之一,神廟中供奉著「智慧女神」
據說,女神的面容是依照Jayavarman VII的母親所雕刻的
所以,另一個名稱又被叫做「母廟」
塔普倫廟
寺廟內部崩壞的十分厲害
寺廟內部崩壞的十分厲害 2
命運往往以神奇的模式,展開一趟讓人意想不到的旅程
塔普倫廟原本在吳哥王朝的眾多建築中也許並不是最起眼或最引人著目的
甚至,以它目前坍塌的如此嚴重的情況,也難以看到當初精雕細琢的工藝
但造成神廟凋敝的主因--卡波克樹
卻在千年中與塔普倫廟難分難解的共生,營造出另一種破壞美感
讓人不禁思考起,自然 vs. 科技?原始 vs.現代?勇往直前 vs. 反思己身?
這一道始終沒有完美解答的課題
千年來與塔普倫廟糾纏的卡波克樹
千年來與塔普倫廟糾纏的卡波克樹 2
另一個必來塔普倫廟的原因是,它曾是電影「古墓奇兵」的拍攝場景
這部在2001年上映的電影,距今都15年了......
老實說,也許是因為Amber沒有看過的關係
跟其他人比起來少了那麼一點朝聖的心態
塔普倫廟被卡波克樹緊緊纏繞,石牆與樹根幾乎融為一體,已經到無法分割的地步
也因為崩落情形相當嚴重,廟中的空地上都堆滿大大小小的石塊
僅剩最基礎的內層支柱與圍牆依然屹立不搖
古墓奇兵拍攝場景
千年來與塔普倫廟糾纏的卡波克樹 3
塔普倫廟 2
一直讓我擔心會有落石掉下的尖塔
遠眺塔普倫廟,穿頂而出的高大樹幹使人觸目驚心
周邊圍牆纏繞的一圈圈比成人還高大的樹根,更使人讚嘆自然的偉大
幾乎每一棵卡波克樹都成為眾人及相機聚焦的所在
也幸好遊客們都很有默契的乖乖排隊照相
每個人都可以照出周邊沒有擁擠觀光客的合照
也比大夥一擁而上你推我擠來的有效率+迅速
敲心塔
我們穿過狹小的迴廊來到中央庭院,這裡的一大景點是--「敲心塔」
站在塔中背靠牆壁敲打自己的胸口,塔內就會發出巨大的「咚咚」回音聲
沒來過柬埔寨之前,我一直以為吳哥遺址中所稱的「塔」,是要爬N個台階才能到的高塔
實則不然,「塔」的大小大概近似於台灣的金亭,一座廟中往往就設有好幾座
出、入口間僅有數步之遙,外觀與之前去斯里蘭卡看過的舍利塔很有同工異曲之妙
狀似台灣形狀的樹根空隙中,隱約露出仙女雕像
這裡有劍龍??
吳哥窟中有幾個必拍的特殊雕刻
塔普倫廟中就有一個--劍龍浮雕,這要到出口處才能看到
照理說,恐龍出現的侏儸紀跟人類存在的第四紀是不可能有交疊的時刻
上圖是真正劍龍的機率也微乎其微,Amber揣測應該是類似鱷魚之類的生物
但乍看之下,還是很讓人興奮......可以打卡show一下,原來暹粒也有恐龍喔!
精美的樹皮雕刻
塔瑪儂遺址
塔瑪儂遺址 2
(Thommanon)距離塔凱歐寺大約只有5分鐘的車程
這裡可以說是品冠旅行社的私房景點之一
在短短半小時中沒什麼其他遊客來,算是被我們包場了
Amber自己也蠻推薦有機會的話,可以參觀一下這座寂靜而精緻的寺廟
塔瑪儂遺址由國王--Suryavarman II在12世紀初期建造
用來供奉印度教中的天神--毗濕奴
廟中展現了與Jayavarman VII時期不同的建築特色
占地沒有那麼恢弘廣大,雕刻上卻更為繁瑣,幾乎刻滿每一個露出的石塊
情報錯誤!沒照到穿百褶裙的仙女
塔瑪儂遺址也有一個必拍的特殊雕刻--穿著百褶裙的仙女
但大家看看上圖是不是覺得找不到百褶裙的存在?
因為,導遊隨手一指說了仙女就在門框旁,我們一夥人就開始瞎照
回台灣檢查相片時才覺得怪怪的......咦?沒有百褶裙啊?......
我查了網路後才發現,原來百褶裙仙女不是這一隻啦!
人家是相片中左邊的那位......
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們整個錯很大啊!
塔凱歐寺
Rosa小姐在下面休息
塔凱歐寺(Ta Keo)又被稱為茶膠寺,建於十世紀末到十一世紀初
是國王Jayavarman V時期一個未完成的寺廟
這裡要先說明一點
Jayavarman V跟Jayavarman VII看起來雖然好像很有關係,疑似祖孫之類的
但兩者除了源自同一個祖先跟名字很像之外,其實出生在兩個差距很遠的年代
Jayavarman V生於西元958年,Jayavarman VII則是1125年
塔凱歐寺 2
塔凱歐寺在吳哥遺址中的重要性也在於它的未完成
它證明了這一個時期中,所有的建築都是先將石塊推疊成寺廟原型後才開始雕刻
因為,整個塔凱歐寺除了東門有些微雕刻外,其餘部份完全都是空白的
可以說是一座幾乎沒有修飾過的原石寺廟
有人說是在修建寺廟時,塔頂遭遇雷擊,被視為不祥的徵兆,所以停工了
也有人說是因為國王Jayavarman V突然去世,中途便沒有再建造下去
也有人說是石料太過堅硬,難以雕刻。只能保持空白的狀態
但無論如何,它驗證出了堆疊與雕刻的先後順序
以己身的存在無聲解答了後世的種種疑惑
高而窄的階梯
高而窄的階梯 2
吳哥窟遺址中的階梯為什麼一直以難爬著稱?
大家看看上圖便可以明白,為了盡可能的拉高高度,階梯寬度非常狹窄
大約只有一個腳掌寬,所以攀爬時一路都側著身體才能踩穩
高度則大概有我的2.5個手掌大(手掌到手指17.5cm)
每走一階膝蓋都要抬高超過90度。再加上沒有輔助的扶把
不小心跌下來的話,真的會受傷嚴重(這裡也有不少跌死人的事故)
上下來回一趟,平常沒有鍛鍊一點體力的人真的不要勉強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