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比較吃到飽最常見的火鍋跟燒肉
Amber的日式燒肉史無疑整個大勝火鍋
不過,這漫長的燒肉史中有85%都是在新竹吃單點式的「新橋燒肉屋」
可以說收集到的店家數貧瘠的很><只是贏在吃的次數而已!
因為,前前一份工作的同事都是單身,很喜歡約去新橋燒肉屋吃晚餐
然後一路喝啤酒聊天到晚上11、12點(大概一週去3次)
而離職後我也一年都會去個5、6次左右
初步估算單就新橋燒肉屋都要將近100訪了
桃太郎炭火燒肉(莊敬店)
剛好有人提議現在還蠻紅的桃太郎炭火燒肉,就決定前往一試
桃太郎炭火燒肉在竹北共有兩家店
光明店因為分成兩種價位來點餐,光是選擇就很麻煩,這次就暫不考慮
莊敬店則是單一價格的旗艦店
搶手的程度是連面積兩層樓都還要提前幾個禮拜預約,實在太可怕了!
店內環境一覽
以前總覺得吃燒肉就是肉要好,而吃到飽的品質難以保證
所以,雖然我吃日式燒肉很多年了!這種吃到飽的型態還是第一次嘗試
桃太郎炭火燒肉的價格嚴格來說並不便宜
一個成人平日晚餐跟例假日的要價NT$539元再加1成服務費
用餐時間為2小時,而且還是從訂位時間開始起算!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店家不接受刷卡結帳只收現金
那天,我們一行3人傻傻的以為可以刷卡,coco沒有帶夠
只能把人押在店裡,趕緊跑去ATM領錢......
火烤兩鍋
桃太郎炭火燒肉其實算是火烤兩吃,每個桌上都附有湯鍋跟烤爐
火鍋的部分姑且不論,烤肉的木炭是直接用底下的瓦斯燒熱的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非常難烤,一不注意就會烤焦
跟我習慣的已經燒的白白的木炭不太一樣
每桌都配備的基本鍋物
新橋燒肉屋在桌上都會附有一壺雞湯
不知道其他的日式燒肉店是不是也一樣?
這裡是沒有附熱湯的,我只能用火鍋來替代
但是鍋物並非桃太郎炭火燒肉的主打,湯也沒有很好喝
用餐時間又有限制,大家幾乎都是專攻燒肉,沒有人浪費時間吃火鍋
全部下鍋試試口味
這裡的燒烤種類非常多,光是牛肉類就有10種
menu的頁數真的十分驚人
可惜牛肉的部分我沒有辦法吃,不能確定肉質的狀況
只能提供相片讓大家感覺一下><
牛肋條
鹽蔥牛舌
桃太郎炭火燒肉的點菜方式十分特別
它讓顧客自行填寫在單子上,再轉交給服務人員
這樣採取書面不使用電腦統計的危險性真的很高
因為,後來Ivy小姐自己跑去吃的時候,就發生waiter把單子弄丟了
結果整整20分鐘都在空等的悲劇
特選肋眼牛
每一盤的份量也就相對縮減了
譬如,牛肉類就標明每一份數量大約是2~4片不等
不過,明明我記得大家狂吃一頓幾乎把整本menu都掃過一遍
回來翻相片卻只有少少的幾張
不知道是點的東西太滿太多,我光顧著吃忘了照相!
還是其實我們一直都鬼打牆在點重複的東西......
頂級骰子牛
除了牛肉,豬肉類的種類也不少
看menu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討論梅花豬跟豬五花的差別在哪裡?
感覺起來都是一樣的東西啊!
後來才知道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油花分布的程度
(下圖就能看得很清楚)
比較過後我還是覺得入門款的豬五花比較好吃
畢竟烹調的手法是「烤」,如果沒有足夠的油脂,口感難免就會顯得乾澀
上選梅花豬(左)+上選豬五花(右) 至於很多人推薦的松阪豬,其實我並不是很喜歡
一方面是因為松阪豬吃起來比較Q又比較韌,咬起來好辛苦!
拿來當燒烤的食材也要很小心,一不注意就會烤的太硬太乾
上等松阪豬
本來我以為自己只是烤肉界的小小咖
結果幫大家烤完培根麻糬捲跟培根蘆筍捲後
忽然開創出一片新天地,被發現原來我的烤肉技巧還不錯
尤其是麻糬的部分,可以稱霸「烤麻糬界」當王者了
(這是我同事說的)
哈哈哈!不枉費我苦練那麼多年的功夫
培根麻糬捲(上)+培根蘆筍捲(下)
融合成又鹹又甜的雙重口感,建議大家務必要點來吃看看
烤麻糬的訣竅其實很簡單,重點就是要不斷翻面
加煉乳跟花生粉的那種日式麻糬要烤到表皮都膨起來
包培根的那種,就要烤到它軟綿綿的從培根裡露出來才算好吃
泰式檸檬雞+味增去骨雞腿肉
雞肉類的變化也有9種之多,主要是加上不同的調味料改變味道
常看到的基本款就是味增去骨雞腿肉
另外蒙特婁、辣味、泰式檸檬......等就比較特別
但是,泰式檸檬雞吃起來還好,店家另外添加了香茅
可惜檸檬加太多,以至於整體味道過酸
奶油蔥醬扇貝
海鮮的部分我們點的比較少
因為,烤爐的瓦斯上面還有木炭,燒到後來就變成瓦斯跟木炭一起在烤肉
在兩種熱源下控火真的有難度,常常外皮都焦黑了裡頭卻還是生的
陸地上的咬到沒熟還可以丟回去繼續烤
海裡游的如果還生生的+腥味重就很恐怖了
所以,後來就只有點奶油蔥醬扇貝跟烤生蠔(生蠔的相片糊掉了)
杏包菇
杏包菇也是我自認拿手的燒烤項目之一
要烤到外面看起來皺皺干干的,才是最美味的時候
因為皺皺的外表會包裹住全部的水分,一口咬下去還會噴汁
(但是,烤的恰到好處跟真的烤乾了就要靠經驗來分辨了)
雖然,桃太郎炭火燒肉在杏包菇上還加了不知名的醬汁
不過翻面之後,就都沾在烤網上面了。吃不太出來是什麼味道
奶油金針菇+絲瓜蛤蠣
奶油金針菇跟絲瓜蛤蠣上桌後,我們發生一件搞笑的事
因為我們就把它放在烤爐旁邊,被炭火烘一下後鐵杯摸起來溫溫的
配合昏暗的燈光,實在看不太清楚
我一直誤以為店家有幫忙煮熟才送上來,差一點就傻傻的直接吃下去了
幸好,我同事不放心再三確認,才發現它其實是生的><
不過就味道來說,我覺得加的湯汁太鹹,遮蓋住原本蔬菜的鮮甜,十分可惜
焗烤白菜
焗烤白菜是我點菜的致命傷,因為Amber喜歡吃
所以只要看見,就幾乎必點
但老實說這裡的焗烤白菜非常不推
裡面放的白菜非常非常少,大概只有兩片葉子吧!其餘的85%都是起司
建議不要點來占胃容量比較好
海洋之星
特調沙瓦有檸檬、水蜜桃、可爾必思跟海洋之星這4種
來之前看到的blog幾乎都是推薦海洋之星
所以,我不能免俗的也跟著同樣點了一杯來喝
烤飯糰
像我一樣不能脫離澱粉類的朋友
這裡有白飯、韓式拌飯、牛肉丼飯、鮭魚泡飯......等可以選擇
雖然明明知道點了很不划算,但我還是手殘的劃下烤飯糰的號碼
當然,要跟真正日式料理店的烤飯糰PK是有落差的
一樣建議大家還是努力進攻肉類較為實際
桃太郎炭火燒肉還是跟單點式的日式燒肉店有一大段距離
不過,食材沒有辦法達到很優的境界,但也並不會太糟
再加上用餐人數多流動率也高,可以保證新鮮度應該無虞
但是,就價錢做區分的話(忽然感覺自己好庸俗)
這裡對1~4人來說,確實是個燒烤的好選項
因為單點式的日式燒肉要人越多,平均起來才越便宜
5人以上的話,算起來每個人就是攤NT$350元上下
1~4個人去吃,就會落在NT$450~500元之間,還不能點飲料、沙拉、飯
跟食材更多樣化的桃太郎炭火燒肉相比,其實差不了多少錢
唯一要改進的就是,都沒有人告訴我們調味區、飲料區跟冰淇淋區在哪裡
一直到快用餐完畢我們才自己發現,所以這些區域的相片也就跟著從缺了
建議店家真的多少要對顧客介紹一下周遭用餐的環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