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終於達成一天三篇的目標。所以下篇高達近2000字,請大家耐心閱讀
瑪麗蓮教堂距離LADUREE非常近,就一個路口的距離而已
遠遠的就能看見極醒目的科林斯圓柱高高矗立
整間教堂是仿古希臘神殿所建造
它也是唯一一間我們所參觀的教堂中沒有彩繪玻璃的(當然他的設計配上彩繪玻璃也很奇怪吧)
大家不要看相片裡似乎還很明亮的樣子
其實,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接近閉館時間了(10:00~19:00)
只能先衝進去一陣亂拍,才有閒情逸致好好欣賞
瑪麗蓮教堂2

參訪過許多教堂後
我覺得如果不是具相同信仰或熟讀聖經的人
會不太知道裡面擺設的東西或浮雕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只能靠導覽來說明(但通常又不詳盡),真是非常可惜
就像一般教堂在主祭壇中通常是放天主、十字架或者耶穌基督
這裡的卻是瑪麗蓮昇天雕像
我想應該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滿頭問號的想說瑪麗蓮到底是誰?
其實,我們會覺得他很陌生是因為音譯的問題
法語的瑪麗蓮是Madeleine,英文是Magdalene
中文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但我不知道聖經裡是怎麼翻的?如有錯誤請麻煩告知)
我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在「達文西密碼」這本小說中耶穌妻子的角色
瑪麗蓮昇天雕像

除了特別的瑪麗蓮昇天雕像外,瑪麗蓮教堂著名的東西還有很多
譬如,入口處以耶穌基督為主題的「最後審判」三角型浮雕
入口處的浮雕--最後審判

還有大門上的「十誡」精美雕刻
大門上的浮雕--十誡

以及管風琴
這裡的管風琴在音樂史上十分具代表性,有不少曲子都在此創作
因此我們進到教堂時,一直持續有管風琴樂曲演奏
可惜因為管風琴在二樓,無法確認是播放CD的效果,還是真的有人在彈
管風琴(April小姐跟Wei先生意外入鏡)

下一站--凱旋門開放時間更晚一些,一直到晚上的23:00
它離瑪麗蓮教堂就有一段距離,我們需要轉搭地鐵才能抵達
一出地鐵看到這法國的經典建築,我們又很觀光客的狂拍起來
還不知道這天的第二個悲劇即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第三天是怎麼了><)
凱旋門

仿古羅馬門樓的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拿破崙時期真的都很喜歡仿希臘、羅馬的建築)
凱旋門最重要的特色是--單拱、三處開口、中央的入口極高
因為它位於巴黎12條放射狀大道的中心位置,只要全國性的活動都會在此舉辦
而法國國慶閱兵也是從這裡開始出發(電影TAXI有演)
好像連總統就職及卸任也會來此,所以凱旋門發生的歷史事蹟多不勝數
無止盡的樓梯......

到了凱旋門只在下面看看是不夠的,重點是務必要爬到露天平台去一覽巴黎風光
這是第三個跟團旅行比較難做到的地方
因為,進入凱旋門內部需要門票,而且爬上去的樓梯總共有273階
273階大家聽起來感覺好像不多
但以一層樓的標準--16階來計算,凱旋門大概有17樓高(而且是上、下樓都走樓梯Orz)
一路沒有中繼站的螺旋式樓梯爬上去後
真的有在玩天旋地轉的感覺,整個人都暈暈的
在爬樓梯的過程中,也最怕剛好有其它觀光客緊跟在後
這時候就算想停下來休息也不行,只能拼了老命的衝上去
所以,這就是第三天的慘劇之二
因為爬上去後,連我這個有在力行333的人都覺得很吃力
像April小姐這樣平常沒在鍛鍊的人
一天走了34(17*2)樓的下場就是--隔天大鐵腿+腰部以下嚴重肌肉酸痛(厲害到快不能走的地步)
只能說,想攻克凱旋門,請先從臺灣攜帶肌樂之類的貼布過去
(法國不流行貼布,他們都是吃肌肉鬆弛劑跟冷凍噴霧之類的……
恩……你問我為什麼知道?當然是隔天我們為了買酸痛貼布跑了很多藥局……)
所以,像這樣難以控制時間及保證團員安全的行程
(萬一有人爬不動或肌肉拉傷或太暈了從樓梯滾下來),旅行團通常是不會安排的
也有人要問,凱旋門不是有電梯嗎?
是滴!不過那是給殘障人士專用的,一般正常人還是要乖乖爬上去
April小姐與我3

回歸正題,凱旋門總共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層是布滿雕刻及姓名的地面廣場,牆面有許多紀念戰爭相關事蹟的銘文
大家比較熟知的應該是面對香榭大道的馬賽曲雕像
可惜我們爬下來之後都快叫救護車了。所以沒有精力走過去照
只照了距離比較近的以「抵抗」、「和平」為主題的浮雕
凱旋門3

第二層(如果凱旋門算17層,它大概在16層)是凱旋門內部的頂樓大廳
這層設有洗手間以及販售相關商品的商店
再來第三層的露天平台,則需要從頂樓大廳再爬一小段樓梯才能抵達
因為凱旋門位置極佳,可以清楚看見放射性大道由此擴散出去,十分壯觀
艾菲爾鐵塔、新凱旋門、香榭大道……等盡收眼底,彷彿將巴黎踩在腳下
雖然,其它至高的景點也有很多,但唯一能夠360度一覽城市風光
我想也就只有凱旋門了吧!
有機會的話,真的蠻建議要爬上來看一看
放射狀大道
瑪麗蓮教堂距離LADUREE非常近,就一個路口的距離而已
遠遠的就能看見極醒目的科林斯圓柱高高矗立
整間教堂是仿古希臘神殿所建造
它也是唯一一間我們所參觀的教堂中沒有彩繪玻璃的(當然他的設計配上彩繪玻璃也很奇怪吧)
大家不要看相片裡似乎還很明亮的樣子
其實,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接近閉館時間了(10:00~19:00)
只能先衝進去一陣亂拍,才有閒情逸致好好欣賞
瑪麗蓮教堂2

參訪過許多教堂後
我覺得如果不是具相同信仰或熟讀聖經的人
會不太知道裡面擺設的東西或浮雕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只能靠導覽來說明(但通常又不詳盡),真是非常可惜
就像一般教堂在主祭壇中通常是放天主、十字架或者耶穌基督
這裡的卻是瑪麗蓮昇天雕像
我想應該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滿頭問號的想說瑪麗蓮到底是誰?
其實,我們會覺得他很陌生是因為音譯的問題
法語的瑪麗蓮是Madeleine,英文是Magdalene
中文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但我不知道聖經裡是怎麼翻的?如有錯誤請麻煩告知)
我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在「達文西密碼」這本小說中耶穌妻子的角色
瑪麗蓮昇天雕像

除了特別的瑪麗蓮昇天雕像外,瑪麗蓮教堂著名的東西還有很多
譬如,入口處以耶穌基督為主題的「最後審判」三角型浮雕
入口處的浮雕--最後審判

還有大門上的「十誡」精美雕刻
大門上的浮雕--十誡

以及管風琴
這裡的管風琴在音樂史上十分具代表性,有不少曲子都在此創作
因此我們進到教堂時,一直持續有管風琴樂曲演奏
可惜因為管風琴在二樓,無法確認是播放CD的效果,還是真的有人在彈
管風琴(April小姐跟Wei先生意外入鏡)

下一站--凱旋門開放時間更晚一些,一直到晚上的23:00
它離瑪麗蓮教堂就有一段距離,我們需要轉搭地鐵才能抵達
一出地鐵看到這法國的經典建築,我們又很觀光客的狂拍起來
還不知道這天的第二個悲劇即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第三天是怎麼了><)
凱旋門

仿古羅馬門樓的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拿破崙時期真的都很喜歡仿希臘、羅馬的建築)
凱旋門最重要的特色是--單拱、三處開口、中央的入口極高
因為它位於巴黎12條放射狀大道的中心位置,只要全國性的活動都會在此舉辦
而法國國慶閱兵也是從這裡開始出發(電影TAXI有演)
好像連總統就職及卸任也會來此,所以凱旋門發生的歷史事蹟多不勝數
無止盡的樓梯......

到了凱旋門只在下面看看是不夠的,重點是務必要爬到露天平台去一覽巴黎風光
這是第三個跟團旅行比較難做到的地方
因為,進入凱旋門內部需要門票,而且爬上去的樓梯總共有273階
273階大家聽起來感覺好像不多
但以一層樓的標準--16階來計算,凱旋門大概有17樓高(而且是上、下樓都走樓梯Orz)
一路沒有中繼站的螺旋式樓梯爬上去後
真的有在玩天旋地轉的感覺,整個人都暈暈的
在爬樓梯的過程中,也最怕剛好有其它觀光客緊跟在後
這時候就算想停下來休息也不行,只能拼了老命的衝上去
所以,這就是第三天的慘劇之二
因為爬上去後,連我這個有在力行333的人都覺得很吃力
像April小姐這樣平常沒在鍛鍊的人
一天走了34(17*2)樓的下場就是--隔天大鐵腿+腰部以下嚴重肌肉酸痛(厲害到快不能走的地步)
只能說,想攻克凱旋門,請先從臺灣攜帶肌樂之類的貼布過去
(法國不流行貼布,他們都是吃肌肉鬆弛劑跟冷凍噴霧之類的……
恩……你問我為什麼知道?當然是隔天我們為了買酸痛貼布跑了很多藥局……)
所以,像這樣難以控制時間及保證團員安全的行程
(萬一有人爬不動或肌肉拉傷或太暈了從樓梯滾下來),旅行團通常是不會安排的
也有人要問,凱旋門不是有電梯嗎?
是滴!不過那是給殘障人士專用的,一般正常人還是要乖乖爬上去
April小姐與我3

回歸正題,凱旋門總共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層是布滿雕刻及姓名的地面廣場,牆面有許多紀念戰爭相關事蹟的銘文
大家比較熟知的應該是面對香榭大道的馬賽曲雕像
可惜我們爬下來之後都快叫救護車了。所以沒有精力走過去照
只照了距離比較近的以「抵抗」、「和平」為主題的浮雕
凱旋門3

第二層(如果凱旋門算17層,它大概在16層)是凱旋門內部的頂樓大廳
這層設有洗手間以及販售相關商品的商店
再來第三層的露天平台,則需要從頂樓大廳再爬一小段樓梯才能抵達
因為凱旋門位置極佳,可以清楚看見放射性大道由此擴散出去,十分壯觀
艾菲爾鐵塔、新凱旋門、香榭大道……等盡收眼底,彷彿將巴黎踩在腳下
雖然,其它至高的景點也有很多,但唯一能夠360度一覽城市風光
我想也就只有凱旋門了吧!
有機會的話,真的蠻建議要爬上來看一看
放射狀大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