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希伯崙後我們前往下一站--伯利恆
這兩個地方其實都離耶路撒冷不遠
伯利恆一樣也是巴勒斯坦管理的地區
但大概是遠離交戰區的關係,整體感覺跟希伯崙非常不同
完全就是一個人來車往、絡繹不絕的小鎮
居然有偽星巴克
伯利恆也有KFC!!
我們來伯利恆看什麼呢?
西元前八世紀時,先知預言了耶穌基督將在伯利恆誕生
是以,城中的主誕堂是朝聖一大重點及當地旅遊重心
平均每年有超過兩百萬名遊客造訪
雖然曾因為以、巴關係緊張,導致停止旅遊十多年
但2010年後局勢逐漸緩和,這幾年前往以色列、約旦觀光才比較興盛
不過,我們出發前幾周還是爆發了一些小衝突
某些地區、景點是否開放都帶點運氣成分
要看當時的情況而定,可能昨天還能去今天就封閉了
由五個十字架組成的耶路撒冷十字
主誕堂
主誕堂的位置一樣是由羅馬帝國皇太后--海倫納所戡定
聖經中曾提到耶穌出生在伯利恆的馬槽中
但戡定當時,原址已蓋了另一座神廟。是海倫納拆除神廟蓋起第一座主誕堂
我們抵達時,不知是不是恰巧碰到禮拜時間,大量小客車停在教堂前的廣場上
所有的車子都是有空位就塞,全然不考慮其他車輛如何進出
行人東鑽西鑽好像穿行在汽車迷宮中
唉!這麼諾大一座教堂真的要好好規劃一下停車場啦!
謙卑之門
地下的舊教堂馬賽克地板
主誕堂也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之一
前文提過海倫納所建造的第一座教堂已經滅失
我們現今看到的是西元六世紀再度重建的第二座教堂
外觀與歐洲常見的歌德式、巴洛克式教堂很不一樣
不見華麗的雕飾、高聳的塔樓或莊嚴的大門,整體樸素的就像個石磚房
教堂內部
兩旁的雕飾
兩旁的雕飾 2
進入主誕堂的大門建造得非常狹小
我一開始誤以為是側門,但其實人家就是正門沒錯
高度矮到必須彎腰才能進入,所以此門也被稱為「謙卑之門」
強迫朝聖者進入時必須彎腰,讓自己更加謙卑才能接近上帝
但也有人說狹小的入口是基督徒故意改建的,為了保護教堂不讓伊斯蘭教徒騎馬進入
金碧輝煌的聖壇
排隊前往祭壇的人潮
我們這次參觀到地方僅有主教堂
主教堂盡頭有一座金碧輝煌的祭壇,右手邊就能看到排隊的隊伍
這裡有一道樓梯能繞到祭壇後方的地下,耶穌誕生的馬槽即位在此處
(我看相片大概有半層樓的高度,跟舊教堂的馬賽克地板高度相近)
因為是朝聖者的必去之地,光是排隊可能就要耗上半天的時間
我們這種非教徒來主誕堂真的就是單純看看
Amber本來還想拍一下排隊的人潮,但很難靠近
一方面是人真的很多,一方面也怕被教堂管理人員誤以為我要插隊
但領隊小秋卻說「這樣不算人多」。觀光客更多的時候,會連主誕堂都擠不進去
耶穌誕生的祭壇
標誌誕生點的14芒銀星
我們無緣見識祭壇樣貌。但同團團友中有另一半是來自溫哥華的基督教徒
他們之前已經來朝聖過一次,且有排隊進到底下祭壇中
這次沒有進去還熱心的傳給我們上次參觀的相片
我們才得以見識祭壇與銀星的樣貌
原來,在耶穌誕生的位置上,居然鑲有一枚14芒的銀星以作為標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