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阿克(Arce)讓我聯想起2015年去斯里蘭卡看過的嘉列(Galle)
兩者同樣都是臨海的石造堡壘,氛圍十分相近
不過,前者是十字軍東征時的據點
後者則是葡萄牙、荷蘭大航海時期統治過的貿易港口
對斯里蘭卡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看看
2015 新生‧斯里蘭卡十日遊 ∣ 3/29~4/7 第七天(中)
十字軍城堡
抵達時我們剛好碰到伊斯蘭教的禮拜時間
這幾天以來,其實我們都陸陸續續聽過好幾次宣禮塔播放的祈禱聲
這天剛好有機會錄下來,放上來讓大家感受一下這個台灣較陌生的宗教儀式
城堡模型
很不像入口的入口
阿克古城歷史悠久,遠在青銅器時期便有人類居住的痕跡
跟之前去過的耶律哥一樣,阿克也同樣是地球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在水路上,它坐擁天然良港,直接面向地中海東部
陸路上,銜接幾個重要的大城市
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貿易通商樞紐
斑駁的石牆
金屬上的象形雕刻
只剩下牆根與地基
我們之前參觀過的朝聖點大多是西元前後的城市及文物
與這些地方比較起來,十字軍城堡的年代貼近現代一些,是西元13世紀所建造
十字軍東征前後長達200年,這個古堡就是進攻耶路撒冷前的最後據點
當時,歐洲各國的聯合軍隊及著名的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都曾駐紮在此
也因為彼此僅是合作關係,各軍隊都是獨自佔著城堡一隅生活
參觀時,難免會感到城堡的格局混亂且沒有一體性
但我後來想想,也或許是修復作業還在進行中的關係
部分房間有的已復原完善;部分房間則還是破碎的殘壁狀態
關押囚犯的區域
讓人猜不透壁畫。是模擬舊時場景嗎?
十字軍東征在國、高中學過的歷史中,是天主教為了奪回聖地所進行的宗教戰爭
但當我們站在以色列國土上,由於觀點與立場的不同
這裡對十字軍東征的解釋便完全相反
是歐洲諸國趁東羅馬帝國日漸衰落之際藉著宗教之名擄掠
軍隊用餐的大廳
為什麼天主教跟伊斯蘭教要爭奪聖地--耶路撒冷呢?
前往約旦、以色列旅遊前,Amber從來不知道「三教同源」這件事
長這麼大才明白原來天主、伊斯蘭、基督三教所信奉的神都是同一位
與所有體系龐大、歷史悠久的宗教一樣,基於對教義解釋的差異會逐漸發展出分流、支派
三教最初的爭論點是「耶穌是否具有神格?」所以,基督教由此誕生
繼而再因為對穆罕默德的認同,分出了伊斯蘭教
各教簡易區別圖
上圖依我自己的理解,做了一個簡易的區別圖
看似相當複雜。其實自天主、東正及新、舊教起
大多混合了政治上的利害關係才引發分裂(我們現在的基督教是基督新教)
因此,溯源起算聖地都是同一個地方--耶路撒冷
而十字軍東征起源,一開始是騎士保護信徒安全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後來因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對宗教的寬容度,還有伊斯蘭、猶太教勢力交錯
就演變為向異教徒(伊斯蘭、猶太教)奪回聖地的宗教戰爭
數層樓高的船錨
兩百年間漫長的歷史要一下子釐清是很困難的
尤其,我們對十字軍東征通常只有零星且散落的片段記憶
或只記得富有神秘感的法櫃、聖杯、聖物......等
想輕鬆點藉由電影或影集來了解的話
領隊小邱提到可以看看奧蘭多‧布魯所主演的電影「王者天下」
相信看完後應該會對十字軍東征的故事更加有感覺
石頭磨製的砲彈
十字軍城堡雖由十字軍所建立,但在薩拉丁的領導下又重回阿拉伯人手中
以至於城堡中所展示的物品也比較複雜
因為區域太大的關係,我們並沒有全部走完,只大致繞了一圈
離開軍隊用餐的大廳後,大門直接面向庭院
這個庭院沒有花草只是一個大大的廣場
展出中古時期高達數層樓的船錨及石頭做的砲彈......等
十字軍廁所
十字軍廁所 2
由庭院走進另一側大樓
還有十字軍居住時期使用過的公共廁所值得一看
跟自由平等的21世紀相比,當時都在嚴格的軍事管理下生活
不存在基本的個人隱私,連馬桶都沒有隔間,只能面對面兩兩相看
男子們聚集抽水煙
再往出口方向走,這一區則展示著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娛樂方式
這裡跟前一區又大不相同。房間增加了模擬人像跟精緻的投影圖片
男子們閒暇之餘,會聚集在一起抽水煙、聊天
或者在兼具休閒功能的公共澡堂中,享受刷洗服務及兼具理療功效的蒸氣浴
公共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