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倒數幾位抵達Llulluchapampa的團員
看到用餐的帳篷後,全身疲憊感迅速湧上,幾乎沒力氣多邁開一步
只能就近找一處平坦的石塊坐下,累到好想睡一覺
(如今回想起來才發現那應該也是高山症缺氧的因素)
最後一個賣東西的地方--Llulluchapampa
午餐時間,Amber身體還是很不舒服,完全吃不下任何東西
團友們看我臉色發白,提議要不要租小馬把我送到Dead Woman's Pass峰頂
但離開Wayllabamba後,一路上已經看不到居民部落
Ayapata跟Llulluchapampa兩個點雖然有攤販賣東西
商品(礦泉水、機能飲料等)卻似乎都是由當地婦女辛苦背上來的
領隊--Eric也說印加古道的小馬是馱物不馱人。然而扣除真的沒看見小馬這點
我心中深深覺得那只是他擔心找到一匹小馬給我後,大家會全部都想要......
出發吧!繼續前行
看似平緩,其實跌下去就上不來的山谷
用完午餐,時間來到1點20分
此後到Dead Woman's Pass的階梯脫離林間小徑,全程沿著山壁行進
左側陡峭的山壁上長滿雜草與苔癬;右側是看似平緩向下,其實深度很大的山谷
喘息步行時偶爾也會擔心會不會一時頭暈眼花就摔了下去
這條印加古道上的登頂之路在地圖上看起來很短,耗費的體力與時間卻最長
我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比不上第一梯隊的高手們,特意提前15分鐘出發
但途中還是一路默默被大家超車
幸好(居然用這兩個字!),有四位團友開始出現跟我一樣喘不過氣的問題
Amber心裡想著「我上午就是這樣撐過來的啊!大家終於知道有多痛苦了!」
而落在後方的第二梯次人數開始增加,不時能看見前後方稀稀落落的身影
悄悄激勵著自己不再是一個人孤零零的健行,無聲陪伴形成一股支撐下去的力量
已經可以看見轉彎處的Dead Woman's Pass
一步一步自己撐著走上來
無庸置疑,這段苦中帶甜的登頂小路也擁有印加古道最美的風景
縱使氣溫已經來到10℃以下,鋪著石塊的步道時隱時現沿著山勢彎曲
彷彿永遠也看不見時間與空間的終點
眼前壯闊的青山巨人仍讓渺小的我們覺得安地斯山脈好美
夾雜霜雪及芬多精氣息的冰冷空氣在體內一輪輪刷洗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寧靜下來的世界只剩下一個個邁步前行的足跡
我們同數千年前的印加人一起走著。歲月送往迎來,唯餘物是人非的興衰流轉
壯闊的安地斯山脈
Llulluchapampa的高度約在海拔3800公尺,而Dead Woman's Pass是4200公尺
對於很少登山的我們來說,需要在很短時間+很短路程中迅速攀升400公尺的高度
大家覺得400公尺看起來也沒多高嗎?
根據現行樓高4.2公尺的規定,400公尺相當於要爬95層樓
我們1:20離開Llulluchapampa,直到4:10才走到Dead Woman's Pass
總花費時長為3個小時
而從Wayllabamba到Llulluchapampa則是走了4個小時
但Wayllabamba到Llulluchapampa的步行距離是800公尺
Llulluchapampa到Dead Woman's Pass的步行距離只有400公尺
換算起來,我們相當於用1.5倍的時間走完相同距離
終於看見峰頂了!
上圖步道的終點就是Dead Woman's Pass
還記得,我那時已經能看見Dead Woman's Pass山峰上人影閃動
能聽見團友們大聲吶喊的鼓勵,心裡也明白越快登上去就能越快休息
一路不停明明2分鐘內就可以走到的峰頂卻是咫尺天涯
僅能以走一步休息2分鐘的狀態緩緩前進
那種身體無法隨心所欲控制的無可奈何。真是沒走過印加古道的人不會明白的
大家等在步道口(紅圈處)迎接夥伴
等待團員到齊中
Dead Woman's Pass山頂過於寒冷
氣溫下降到必須口罩、帽子、手套全副武裝才能稍稍保暖
第一梯隊早已不知抵達多久,都先行下山了
落後的第二梯隊們大家互相扶持,前後在山頂等快了半小時才順利拍到大合照
我自己也被冷到想速速離開。他們居然可以等那麼久,真是讓人好感動
再次給跟團加一分!!畢竟,這種溫馨感大概只有全團都是台灣人才能做到
來張大合照
羊駝擋道
越過Dead Woman's Pass後,一路都是下坡
山中天黑的時間比想像中要快。最後一位團友抵達後,我們就開始陸續下山
此時大約是下午4點半左右,濃密的白霧由遠方飄散過來
能見度降到非常低的程度,真真可謂「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大家事前沒有預料到今天會走那麼晚,照明設備並不齊全,從5點半後就是一路摸黑步行
Amber前文提到寧可第一天走晚一點也正是如此
摸黑走山路實在非常危險
我們踏出的每一步都看不見腳下石階到底在哪裡(每階高低不一)
所剩不多的力氣雪上加霜的還要浪費在試探落腳處上
萬一踩空,輕點是腳崴了,嚴重點骨裂、骨折都可能發生
我率先下山走在第二梯隊的前段班
回首遙望還能看見團友們在Dead Woman's Pass休息的身影,更是替他們擔心
茫茫濃霧讓我們看不清前路
一路急降坡下山
遠處谷地平台便是紮營地
下山途中,我也意外發現自己的長處。明明海拔跟上山差不多都在4000公尺
Amber卻沒有再繼續大喘氣,可以毫不費勁的一口氣衝下去
有些團友則恰巧相反,走上山路比下山還輕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實在想不明白
但也讓上山都在後段班的我安心一些
起碼下山不會成為累贅,可以走第一梯隊了
天色暗到連前方的身影都看不清
喔!不,天黑了!
下山對我來說雖然容易許多
但劇烈運動下,抵達營地時我還是腳軟到有點走不動,超想坐在原地過一夜算了
我們的帳篷採先到先選制
畢竟,要第一梯隊的高手們等全員到齊再分配帳篷太不實際
所以,抵達後他們先選好帳篷就可以先進去休息
我這次跟一位陌生的S阿姨配房。對方就是第一梯隊的成員之一
每次他選好帳篷後,都會在全員到齊前拉上帳門小睡
但每每忘記留下相認的記號,讓我無法判別他到底選住哪頂帳篷
只好忍著疲憊等候認領或等有看到他的團友幫忙告知他住在哪一帳中
兩天下來,一抵達營地就要面對像孤兒般無處可去的窘境真是心好累
(我本來以為自己無論跟誰都能住,居然被S阿姨擊敗了!淚)
因此,Amber建議印加古道健行團還是要找熟識的同伴一起去比較好
起碼身體不舒服時有人關心;抵達營地時有人等待;落後不見蹤影時有人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