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 |
拿薩勒(天使報喜堂→以色列藍洞→阿克→十字軍城堡→阿克古城)→海法(巴海大同聖殿及波斯花園) |
早餐/飯店用餐 午餐/Ahu Christo 晚餐/飯店用餐 |
離開以色列北境,我們沿著地中海一路往南開
第一站再度回到前幾天到過的拿薩勒
這裡我們還缺了一個--天使報喜堂沒來
天使報喜堂的位置跟迦拿婚禮教堂一樣都在巷弄內
遊覽車無法開到大門前,只能暫停馬路邊讓我們自行走進去
拿薩勒街道一景
天使報喜堂
外牆精美的雕刻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疑惑現今已與耶穌距離兩千年的時空背景
這些朝聖點是如何又怎樣被驗證+確定的呢?
原來,從耶穌受洗池開始,我們這一路看到的所有朝聖點
都是由羅馬帝國一位信仰虔誠的皇太后--海倫納(Flavia Julia Helena)所勘定
所以,這個確認朝聖點真偽的方式與鑑定中國古代書畫有點類似
就是假使曾有某位古人或名人驗證過此為真品
那麼因為這個認證更貼近文物產生年代,當時應該擁有更多證據
因此,便依據這位古人或名人的認證來公認其為真品
(簡單說,就是因為XX說它是。所以我也認為它是)
正舉行彌撒中
天使報喜堂中的石窟
海倫納是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的母親
他們兩位在基督教和世界史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君士坦丁大帝更是首位信仰基督教的羅馬皇帝
而信仰虔誠的海倫納曾進行過一次宗教之旅
他便是在當時耗費人力、物力確定了現今的朝聖點
範圍包含耶穌出生地、受洗池、各個行神蹟的重要地點、受難地......等
甚至,部分文獻還指出海倫納發現了十字架及十字架上的釘子
並在宗教之旅後,將大量的基督教文物帶回羅馬帝國保存
所以,在某些派別中海倫納被尊稱為聖人、聖徒,並冠上Saint Helena(聖哈倫納)之名
而海倫娜生卒年代在西元246~330年,耶穌則約為西元前至西元30年這段時間
僅差距200~300年的時間,這些居住地、村落、聖物受破壞的程度還很低
因此,海倫納勘定出來的朝聖點被公認相當具有可信性
領隊小邱也形容,以旅行社的觀點來看,海倫納的宗教之旅便類似於現在的踩線團
聖母瑪利亞童年居住過的石窟
而今天首站--天使報喜堂始建於西元四世紀
既然叫「天使報喜」。相傳便是天使加百列奉上帝之命
前來通知聖母瑪利亞已蒙恩懷孕的地方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新教堂已歷經五次改建,是西元1969年才完成的
上層教堂
上層教堂 2
以聖母為主題的花窗玻璃
教堂佔地面積遼闊,共分為上下兩層
下層的重點是瑪利亞故居;上層則是純粹的教堂
教堂四周鑲上多幅「聖母與聖嬰」馬賽克鑲嵌畫
以及各國教徒所贈送的瑪利亞圖畫及雕像
台灣贈送的聖母像
以色列拿薩勒被認為是瑪利亞居住的地方
義大利洛雷托的聖家聖殿也保存著一間瑪利亞居住的石屋
據說,這是教徒將它由拿薩勒完整運送過來的
新教堂改建在舊教堂之上
中國的聖母像
各國所贈送的聖母像跟我們熟知的形象有所不同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彰顯特色都被換上不同的傳統服飾
台灣版帶著原住民圖騰,而中國版穿著窄袖長裙立於雲端
這些姿態、服裝各異的聖母瑪利亞像我覺得也很值得一看喔!
拿薩勒街道一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