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達阪城風力發電站。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我們來這邊做什麼?
雖然,我們在烏魯木齊沒什麼特別感覺。但其實新疆的風資源十分發達
新疆總共有九個地區的風力非常適合開發成發電站
最著名的是吐魯番的「三十里風區」、克拉瑪依的「魔鬼城風區」
還有我們今天參觀的烏魯木齊「達坂城風區」
之所以說這裡風資源非常發達,是因為每年有100天左右會刮八級以上的巨風
一年中能產出的電力源源不絕,其電力不僅能提供大西北地區使用
還可以西電東運支援北京、上海......等耗電量大的城市
達阪城風力發電站
我們東進的路線是走312國道,一下車迎面而來的是幾乎讓人站不住腳的狂風
連我想撐把陽傘都立即被吹散了
而整條絲綢之路最辛苦的地方也由這裡開始
達阪城風力發電站內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工作人員及可參觀的辦公大廈
所以,從天山大峽谷到吐魯番這段路必須少喝水以減少上洗手間的機會
急的話......這裡還是有洗手間啦!只不過是連導遊小燕都為之色變的「旱廁」喔!
達阪城風力發電站 2
一開始我們不太懂「旱廁」是什麼意思
經過領隊說明才知道,「旱廁」就是沒有水的廁所,所以裡頭味道十分驚人
果然,我們一下車就聞到濃濃的騷味(停車的地方離旱廁很遠)
本來想跟April小姐前往一探究竟,但可怕的臭味最終還是讓我們打消念頭
達阪城風力發電站 3
當地人戲稱這裡的大風一年只刮一次,但是從春刮到冬!
小燕也說了這裡風力甚至可以捲起一台大貨車
因此,312國道上每年都會出現幽靈車禍,常常有車輛經過時忽然被吹翻在地
在此,Amber要提醒大家,我覺得最好拍攝風車的地點並不是達阪城風力發電站
大概還要繼續再開個1~2小時,曠野上(下圖)的風景會更漂亮
因為,達阪城風力發電站位於天山中部和天山東部之間的谷地,遠處被山脈阻隔
拍不出我們看到的那種風車遍地的震撼感
自己宛若化成誤闖風車國的小矮人,一切都那麼巨大,唯有自己分外渺小
一望無際的風車大世界
坎兒井樂園
今晚我們要入住到吐魯番
吐魯番是中國最低窪的盆地,四周山嶺高聳,盆地內受熱快散熱慢,紫外線匯聚
蒸發量是降雨量的百倍甚至是數百倍,因此夏季酷熱,高溫常常達到40~50度
把床架在丼上以降低暑氣
坎兒井俯瞰圖
來到吐魯番必看聞名中外的坎兒井及當地農業代表的葡萄溝
吐魯番盆地北部是終年積雪不化的高山,因此擁有豐富的地下水源
當地人為減少水份蒸發,便修建出著名的「坎兒井」
將水源引入地下數公尺的暗渠中,沿途在需要灌溉的地方挖出一個個豎丼用水
暗渠在地下流經數十至數百公里,農耕期間雪水做為灌溉之用
休耕時周遭的植被也能被滋潤獲益
豎丼
坎兒井興盛時期曾有近兩千條之多,但現在大多乾涸,僅剩下200多條還能運作
鑿井的資金大多是私人出資,所以丼名便以出資者的姓名來稱呼
而且父死子繼,代代相傳
我們參觀的坎兒井樂園內的坎兒井便叫做--米依木‧阿吉坎兒井
是1720年開挖的,全長11000公尺,丼深75公尺,共有豎丼440口
米依木‧阿吉坎兒井
樂園中展示一整套的灌感體系讓我們參觀
從最初的水源引流到坎兒井的建造到如何挖出豎井灌溉
最後的成果則是滿園結實纍纍的葡萄棚架
現今這項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齊名的古代三大工程,仍在當地持續運作
人類如何運用智慧改變環境的惡劣,親眼所見此景,實在感動萬分
來一杯超甜的現榨葡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