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特別提一下第四天晚上用餐的餐廳
前文說過阿根廷最常見的烹調方式就是慢火炭烤
我們幾乎每隔幾天就會吃到一次
所以,我在第四天最後一篇先單獨提出來寫
如果之後又碰到吃炭烤類的食物,就直接跳過不再重複了
La Tablita
La Tablita 2
阿根廷居民以南歐白人後裔為大宗,料理當然也深受地中海文化影響
雖然,國土有一半臨海,飲食上卻大多以肉類(牛肉)為主
統計上他們是全世界消耗紅肉公斤數最高的國家
據說,每人平均一年可以吃掉55.7公斤,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重量
這幾天觀察下來,他們常吃的牛肉不是台灣那種一塊塊牛排
而是以肋骨部位為主,還會輔以香腸跟血腸來搭配
在卡拉法特則因為特產的關係,碳烤料理中還會加上一道羊肉
麵包
除了肉類之外,阿根廷的主食還有麵包
他們的麵包貼近法式。跟我們熟悉的那種熱呼呼、軟綿綿的麵包不同
切開後能明顯看見氣孔組織,口感偏乾硬、有嚼勁,靠近一聞便有淡淡的發酵酸味
這證明了這裡的麵包真的非常天然、健康
既不高糖、高油,也沒有添加膨鬆劑、人工香精、人工奶油......
Amber自己習慣沾醬來吃,不習慣乾麵包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沾湯汁浸濕吃
吃紅肉當然要配紅酒
阿根廷同樣也是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地
近幾年,他們的紅酒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有知名度。連我這個不喝酒的人都聽過
在阿根廷,能與消耗紅肉公斤數並駕齊驅的也就只有酒類
因為除了外銷,他們消耗葡萄酒的數量也相當大宗
是以,葡萄酒的品質優良兼之價格便宜
炭烤肉類大總匯
炭烤肉類的吃法相當豪邁。上桌時就已經切成一大塊一大塊
我們這天吃的拼盤中有牛肉、羊肉、血腸、香腸
Amber不吃牛也不敢吃血腸,剩下就只有羊肉跟香腸了
大家可以從上圖中看到,肉類的部分幾乎都烤得很熟
吃起來確實會感到略為乾澀。而羊肉同樣帶著腥羶味
但Amber要強調一下,這並不是指阿根廷料理不好吃
炭烤肉類在當地歷經數百年依舊蓬勃,肯定有它獨特的美味之處
但隔著一個海洋的我們也有自己偏好的口感及烹調方式,不習慣是必然
不過,體驗異國的風土人情及烹飪料理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有時也許不如想像中完美,但總也要在這些不完美中尋找樂趣,不是嗎?
現場可以看見開放式廚房
我會特別提這家餐廳的另一個理由是
某些餐廳我們吃的料理都是直接烤好、切好端上桌的
La Tablita則開放廚房給大家參觀
巨大的篝火就位在餐廳中央,外圍隔著一片巨大的圓形玻璃
這玻璃應該也有隔熱的功效,因為餐廳內的溫度並不覺得特別熱
只有觸及玻璃時,才能藉由微燙的手感得知炎焰究竟有多熱
上圖正在烤的應該是小羊肉。在照相期間,廚師不斷進出來回檢查羊肉熟度
滿頭汗如雨滴還得翻面或把熟透的部位切割下來,能耐得住這高溫真的很不容易啊!
香腸
這餐因為我吃得太少(一塊羊肉)怕晚上會肚子餓,又多切了一塊香腸來吃
平常在台灣其實我也不吃香腸(究竟有多挑食!!! (。ŏ_ŏ) )
因為,不敢吃肥肉也不吃醃製食品。這次吃了一點,發現還蠻能接受的
阿根廷的香腸多是瘦肉,且沒有過度調味,吃起來就像是帶著焦香味的絞肉般
快樂大合照
甜點提供的是卡拉法特盛產的卡拉法特藍莓冰淇淋
雖說是當地特產,但我們吃到的次數並不多(畢竟我們只待三天兩夜)
一次是今天晚上,一次是明天我逛街時去冰淇淋店買的
卡拉法特聞起來就像是藍莓的味道,口感酸中帶甜
做成冰淇淋或果醬吃起來也不會覺得太甜或太膩喔!
卡拉法特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