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聽到「大館」這個詞,很難想像它究竟是什麼?要去幹嘛?
但如果將「大館」換成「前中區警署建築群」想必大家就比較有概念些
這裡曾經是香港執法、司法及矯治三合一的場所,裡面共有16座歷史建築
半山手扶梯地圖
一開始規畫行程的時候,並沒有將「大館」安排進來
(預計下午的時間要去搭叮叮車)
而是搭半山手扶梯時,發現它居然就在荷里活道的岔路上
便抱著「既然路過的那就進去看看」的心態走進去
大家可以參考下圖,大館的出入口一共有八個
最好認的應該是「02」建築往下的行人天橋閘
也就是通往半山手扶梯的出入口
大館地圖
被眾多大樓包圍的檢閱廣場
建築活化變身咖啡館
執法、司法、矯治即代表著警察、法院及監獄三種場所
警察是中區警署、法院是中央裁判司署,監獄則是域多利監獄
踏入檢閱廣場,靠近荷里活道這一區的都是維持公共安全的警察部門
(上上圖的01~07號建築)
有警察總部大樓、槍房、營行大樓及宿舍......等
警署已於2010年搬遷到上環的新總部
空置下來的大樓目前則進駐著商店及餐廳
廣場上也時不時安排各種音樂表演及活動
大樓間以密集的走廊連接
大樓間以密集的走廊連接 2
我們從營房大樓(地圖中的03建築)開始,逆時鐘繞了一圈
館內的18棟建築(16棟老建築加強2棟新建築)是全部開放參觀的
但我們只隨意挑幾間進去看看,停留半個小時就離開
域多利監獄--B倉
三層樓高的圓筒建築
大館後段這一區基本上都屬於域多利監獄
其中B倉(地圖的12建築)讓人印象深刻
它還原了1910年英治期間到2006年,近百年罪犯們的鐵窗生活
一坪大的牢房居然同時關押數位犯人
在狹小的環境中,連躺平睡覺都沒辦法,只能坐臥著入睡
狹小的囚室
沒有任何隱私的廁所
再繼續往上走則是監獄操場
與其它歷史悠久的老建築相異,這裡加蓋了兩棟醒目的黑色金屬外觀大樓
分別是「賽馬會藝方」及「賽馬會立方」
裡面舉辦著藝術展覽、電影放映、研討會及教育相關等各項活動
賽馬會立方及監獄操場
厚實的監獄圍牆
兩棟建築都冠名「賽馬會」
則要追溯到「大館」就是由香港賽馬會所提出的活化計畫改造的
在這裡藉由新、舊兩種建築及文化的相互融合
回顧往昔時光的同時,在過去的歷史基石上展望未來
並希望推動藝術文化,在中環形成一個富有歷史的文化旅遊區